var abnormalInfo={ 1:{ typeName:"
甘露醇:(1)注意监测肾功能、血容量、 电解质水平及心脏功能;(2)及时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和血容量;(3)血浆渗透压>310 mmol/L时甘露醇脱水效果有限,且可使肾功能损害的率增加。 宜改用甘油果糖、 白蛋白、速尿等脱水水药物。
'+ '高渗盐水:(1)常规使用3%浓度;(2)血钠速度上升过快时存在导致桥脑中央髓鞘溶解风险;(3)可导致溶血性贫血及凝血功能异常,需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4)监测电解质、心脏功能。
'+ '建议行镇静、 镇痛、 麻醉类药物治疗:丙泊酚、巴比妥类药物。
'+ '颅脑伤后24 h内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过度通气
'+ '当预防ICP升高时, 不推荐长期使用过度通气来维持PaCO2 ≤25 mmHg
'+ '持续性CSF引流并进行颅内压监测
'+ 'GCS评分<6分的患者,可伤后12 h内进行CSF引流以降低ICP' }, 2:{ typeName:"
单侧大脑半球损伤患者采用一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不小于12 cm X15 cm )
'+ '双侧大脑半球损伤病人行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或冠状前半颅减压术
'+ '颞底减压必须充分
'+ '对于术中严重脑挫裂伤脑肿胀发生脑膨出的病人,应该尽量清除失活脑组织和必要内减压
'+ '提倡颞肌筋膜与硬脑膜减张鏠合,也可采用人工硬脑膜行减张缝合。
' }, 3:{ typeName:"出血部位明确、 存在活动性失血的休克患者, 尽快进行手术或介入止血;
'+ '液体复苏:可选用晶体液和胶体液, 先使用晶体液, 后使用胶体液,按2:1比例进行输注;
'+ '晶体液常使用生理盐水和平衡盐溶液, 胶体液常使用白蛋白和人工胶体,但人工胶体存在安全性问题, 需慎重选择
'+ '对于足量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血压,或者无法及时接受输液治疗的严重低血压患者,推荐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作为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
'+ '凡遇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均需优先处理, 如颅内血肿合并脑疝者, 要及时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并减压.
' }, 4:{ typeName:"对于低CPP患者, 需要保证足够的循环血量,通过提升MAP和降低ICP以维持必要的CPP,改善脑血流灌注
'+ '对于高CPP患者, 则应控制MAP,必要时降低PaCO2, 恢复脑血管张力, 减轻脑肿胀和脑水肿
'+ '可根据ICP、 血压及脑血流压力反应指数(PRX)计算最优CPP,进行客体化治疗
' }, 5:{ typeName:"人工气道建立指征:气道梗阻、通气、氧合障碍、昏迷患者(GCS等于或低于8分),预计短期内意识障碍无法改善或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 '早期气管切开(辅助通气后7d之内)可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病率、缩短辅助通气时间
'+ '保护性辅助通气可改善氧合,避免肺泡塌陷,改善预后,减少肺部并发症。所产生的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在pH≥7.20都可耐受,称之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ICP增高的患者,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为禁忌
'+ '病因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及早行病原学及药敏实验检查;及时解除大量胸水导致的肺扩张受限等
'+ '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如其它治疗方案无法改善,可考虑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给予治疗
' }, 6:{ typeName:"感染所致发热,依据流行病学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情况尽早进行合理、足量的经验性用药,待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回报后,及时调整抗生素用药方案
'+ '推荐使用鼻内、体表面或血管内温度调节装置和(或)冷生理盐水注射等方法达到精确控温
'+ '重型TBI可采用维持正常生理体温目标体温管理(TTM)
'+ '可使用床旁寒战评估量表标准化评估寒战,建议优先使用非镇定性治疗方法(对乙酰氨基酚、保温、镁盐)治疗寒战,不建议优先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剂;
'+ '注意预防TTM治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低血压、肺炎、胰腺炎、胃肠动力不足、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应激性高血糖、低蛋白血症、电解质异常、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皮肤损伤等"
' }, 7:{ typeName:"抗心律失常治疗:有心律失常诱因者去除诱因,可以不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合理治疗心脏并发症、纠正潜在性心律失常诱因、保证血清电解质如钾和镁的正常、谨慎合理使用特异性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理使用心脏起搏器、消融术、心脏转复或者除颤等技术
'+ '绝对慢速心律失常(心率<40次/分)或相对心动过缓(心率不足以保证收缩压>90mmHg或者逐渐进展为心力衰竭或持续性心肌缺血)需给予治疗
'+ '出现快速型室性或者室上性心律失常所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症状,或出现心脏失代偿表现时,需要进行心脏电复律治疗。窦性心动过速或者室上性心动过速不伴有血流动力学异常者可以给与β受体阻断剂治疗
'+ '同时治疗原发病,如对于低血容量引起的低心输出量或休克,应强调补足血容量;对于心功能低下者,则应进行强心利尿治疗。老年患者尤其注意液体平衡,关注输注速度,监测脑钠肽等
'+ '及时联系相关科室会诊
' }, 8:{ typeName:"在低血容量的情况下以补充水(限制补钠)为主要纠正措施,中枢性尿崩症时需先用等渗电解质溶液治疗,并酌情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控制尿量
'+ '治疗前需排除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耗盐综合征(CSWS)
'+ '急性低钠血症需快速纠正,推荐的最大纠正速度是0.55mmol/(L·h)或12mmol/(L·d)
'+ '慢性低钠血症需缓慢补充,否则可出现脑桥脱髓鞘改变
'+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 :血钠<130mmol/L,血浆渗透压<270mOsm/(kg·H2O),尿钠>80mmol/L,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血浆ADH>1.50ng/L,而肾及肾上腺功能正常'+ '限制入水量:一般控制在1000ml/d以内,必要时可用呋塞米脱水,同时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
'+ '必要时补钠:当尿钠锐减或降至正常值以下时可给生理盐水250ml/d,当血清Na浓度<120mmol/L时需在严格限水的基础上补充3%-5%高渗盐水,其速度可按每小时升高血清Na浓度2mmol/L为标准直至回升至130mmo/L为止。
' }, 9:{ typeName:"处理原发病,改善肾功能,防治心律失常
'+ '可用胰岛素、葡萄糖,促使血浆及细胞外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
'+ '肾功能正常情况下,给予呋塞米促进钾排出
'+ '可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或透析方法促进钾排泄
'+ '当血清钾>7mmol/L或出现心律失常时,应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需要时可在5min后重复使用,以降低高血钾对心脏的影响
'+ '条件允许时可给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降低心脏停搏的风险
'+ '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原发病并补钾
'+ '口服补钾,常用10%氯化钾、果味钾片等
'+ '静脉补钾:浓度为30-40mmol/L,速度为按15-20mmol/h较为安全必要时可采用微量泵输注
'+ '酸中毒未纠正时暂不补钾
' }, 10:{ typeName:"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给予胰岛素治疗,并补充缺少的体液、钠和钾);
'+ '使用碱性药物:当由于碳酸盐大量丢失导致严重酸中毒pH<7.20时,可使用碳酸氢钠,用量公式如下:碳酸氢钠用量(mmol)=(正常HCO3-浓度-患者HCO3-浓度)/体重(kg)×20%,注意勿补碱过多,一般以5%碳酸氢钠60-80ml为宜,以防出现难以纠正的碱中毒、低钾血症等而加重病情
'+ '消除病因,改善肺泡通气功能,使蓄积的CO2迅速排出体外,如解除呼吸道梗阻(吸痰、使用口咽导管、头后仰、建立人工气道等)
'+ '当出现缺氧、窒息或者PaCO2大于80mmHg时,必须尽快进行控制性机械通气
'+ '机械通气时应缓慢降低PaCO2以防动脉血和CSF呼酸后碱中毒
' }, 11:{ typeName:"肾功能突然减退(48h内),血肌酐绝对值升高>25mmol/L(0.3md/dl)
'+ '或血肌酐较前升高>50%
'+ '或尿量减少(尿量<0.5ml/kg/h,时间超过6h)
', content:'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使用潜在肾毒性药物,治疗原发病
'+ '血容量不足时控制性液体复苏,起始治疗时应使用晶体溶液,不推荐使用胶体溶液
'+ '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MAP至65-70mmHg,改善肾脏灌注
'+ '推荐优先使用肠内营养方式提供热量及营养补充,总热量摄入应达到20-30kca/kg/d,血糖控制目标为6.11-8.27mmo/L
'+ '不推荐使用利尿剂常规预防或治疗急性肾损伤,仅在治疗高容量负荷时考虑使用
'+ '不推荐使用多巴胺、非诺多泮、心房钠尿肽、促红细胞生成素、类固醇以及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预防或治疗急性肾损伤
'+ '不建议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感染,如实在没有可替代或肾毒性相对更小的药物时,可采用每日单次剂量,超过48小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 '若需要使用两性霉素B进行抗真菌感染治疗,建议使用脂类制剂减低肾毒性
'+ '急性肾损伤出现下列指标时,建议开始CRRT:容量过多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血钾>6.5mmol/L、治疗效果不佳的代谢性酸中毒(pH<7.1)、尿毒症导致的器官并发症(心包炎、脑水肿、胸腔积液)、肌酐清除率<20 ml/min、血尿素氮>25-30mmol/L
'+ '对于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可使用CRRT
'+ 'CRRT过程中,推荐使用栒櫞酸钠代替肝素抗凝,以减少系统性出血倾向、延长透析时间并提高治疗效果
' }, 12:{ typeName:"控制血糖,防止酮症,减少糖尿病患者手术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 '全面评估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者的代谢,要提供足够的糖类抑制脂肪和蛋白的分解代谢
'+ '注意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等
'+ '不推荐通过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使血糖正常化(4.4-6.1mol/L),其可明显增加低血糖风险
'+ '神经重症患者的血糖控制仍推荐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案并控制血糖不超过11.1mol/L,需注意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 }, 13:{ typeName:"对出血或有明显出血风险的患者在伤后3小时内应尽快给予氨甲环酸(TXA)治疗
'+ '如在伤前未接受抗凝治疗,又存在大出血,且PT、APTT>1.5倍正常值上限,使用新鲜冰冻血浆予以补充凝血因子,促进凝血复苏
'+ '对于大量输血的患者,监测血浆钙离子、钾离子水平并维持在正常范围
'+ '对于大出血伴有血栓弹力图检查显示纤维蛋白原功能减低或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1.5-2.0g/L的患者,推荐输注浓缩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治疗
'+ '建议将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00×109/L以上,输注血小板的起始剂量为4-8U,或者1个全血单位的血小板
'+ '不建议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VII作为一线治疗,只有在大出血和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持续存在,而其他出血控制措施和常规止血措施均无效时才考虑使用
'+ '对于伤前有口服维生素K依赖的抗凝药物的患者,推荐早期使用浓缩的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维生素K1进行紧急拮抗
'+ '对于使用或怀疑使用抗Xa因子药物(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的患者,建议检测其血浆药物浓度;如存在致命性出血,建议静脉注TXA,并考虑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有条件可给予特定的逆转药(Andexanet alfa)治疗
'+ '建议对接受达比加群治疗的患者检测其血浆药物浓度,如果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建议使用伊达鲁单抗(Idarucizumab)及TXA治疗
'+ '对于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建议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如果有明确的功能不良,而且需要开颅手术治疗,建议输注浓缩血小板
'+ '建议对不能活动并且有出血风险的患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进行早期机械性血栓预防,不建议使用梯度弹力袜,也不建议常规使用下腔静脉滤器。对于伤后脑出血的患者,如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血肿无进展,可以在24-72小时开始药物性血栓预防,一般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 }, 14:{ typeName:"在低血容量的情况下以补充水(限制补钠)为主要纠正措施,中枢性尿崩症时需先用等渗电解质溶液治疗,并酌情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控制尿量
' }, 15:{ typeName:"治疗前需排除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和脑耗盐综合征(CSWS)
'+ '急性低钠血症需快速纠正,推荐的最大纠正速度是0.55mmol/(L·h)或12mmol/(L·d)
'+ '慢性低钠血症需缓慢补充,否则可出现脑桥脱髓鞘改变
' }, 16:{ typeName:"血钠<130mmol/L,血浆渗透压<270mOsm/(kg·H2O),尿钠>80mmol/L,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血浆ADH>1.50ng/L,而肾及肾上腺功能正常
'+ '限制入水量:一般控制在1000ml/d以内,必要时可用呋塞米脱水,同时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
'+ '必要时补钠:当尿钠锐减或降至正常值以下时可给生理盐水250ml/d,当血清Na浓度<120mmol/L时需在严格限水的基础上补充3%-5%高渗盐水,其速度可按每小时升高血清Na浓度2mmol/L为标准直至回升至130mmo/L为止。
' }, 17:{ typeName:"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给予胰岛素治疗,并补充缺少的体液、钠和钾);
'+ '使用碱性药物:当由于碳酸盐大量丢失导致严重酸中毒pH<7.20时,可使用碳酸氢钠,用量公式如下:碳酸氢钠用量(mmol)=(正常HCO3-浓度-患者HCO3-浓度)/体重(kg)×20%,注意勿补碱过多,一般以5%碳酸氢钠60-80ml为宜,以防出现难以纠正的碱中毒、低钾血症等而加重病情
' }, 18:{ typeName:"消除病因,改善肺泡通气功能,使蓄积的CO2迅速排出体外,如解除呼吸道梗阻(吸痰、使用口咽导管、头后仰、建立人工气道等)
'+ '当出现缺氧、窒息或者PaCO2大于80mmHg时,必须尽快进行控制性机械通气
'+ '机械通气时应缓慢降低PaCO2以防动脉血和CSF呼酸后碱中毒
' }, }